世界宗教文化高层论坛关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中国本土宗教
https://v.qq.com/x/page/a07738upyzr.html
10月2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宗教学会、北京大学全球互联互通研究中心主办的世界宗教文化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
自古以来,中国本土宗教对中国优秀文化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和弘扬一直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前“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本土宗教文化也在发挥着积极作用。来自蒙古国科学院、日本高野山大学、韩国汉阳大学、美国洛杉矶宝塔寺、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山西省法显文化研究会、广东省赵朴初研究会、香港族裔与宗教学研究中心、中华传统文化研究院、中国宗教出版社、北京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北京市民族联谊会、中国宗教文化出版社、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中国道教协会等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宗教界的100余名代表,共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本土宗教文化与世界各地区宗教文化的关系,中国本土宗教对外来宗教中国化的积极作用, 中国本土宗教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 中国本土宗教对其他诸多领域的桥梁作用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党委书记赵文洪在开幕致辞中梳理了世界宗教发展的脉络,强调了中国与世界各地区在宗教文化方面进行交流的意义。
中国宗教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卓新平作了题为《海外华人信仰及其文化战略意义》的主旨演讲,他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最为重要且最为复杂的便是其文化及精神共同体的构建。而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建立,也是基于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体系的建设。在当下的中华文化重建中,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当代中国人不可能仅仅满足于物质生活的充盈和科技水平的提高,而是同时需要精神文化生活,向往一种提升自我、超越自我之境界的精神文明。建立起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精神信仰体系,这可能才是中华民族和谐共在、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在全球化的发展中,我们需要一种文化中国、信仰中国的共在,这也正是吸引、凝聚海外华人的中华之魂、中国之心。
山西省法显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圣贤法师认为,作为世界华人华侨宗教文化交流的先驱,东晋高僧法显和历久弥新的法显文化成为21世纪“一带一路”的精神起点。法显文化中“求真向道、敢为人先、笃学包容、大智大善”的深邃内涵和“为法忘躯、不退初心、勇猛精进、大愿大行”的高尚品质,是弥足珍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也是新时代华人华侨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显文化是突破和超越时空局限、融合东西方文化精髓、彰显中华文明内涵的文化,是独特性与多元性、民族性与国际性交融互鉴的文化,是“讲仁爱、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卓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内在风骨,更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也成为新时代华人华侨宗教文化交流的航标和灯塔。法显文化不仅可以给正在大力推进的“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丰富的历史经验,对新时代世界宗教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对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实现“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和平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杨江波在题为《禅宗审美的日本存续及其对近代留学生的影响》的论文中指出,日本是中国近邻,因为地缘的关系可以说在文化上互相影响。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主要是学习模仿中国;但随着中国国力的衰落和欧美工业革命的强盛,日本又倡导 “脱亚入欧 ”,主张对欧美进行全面的学习。中国禅画僧法常被日本画界奉为“画道大恩人”,梁楷、 法常、玉涧这些画僧的作品在当时的中国画坛并不被主流所认可,但是禅宗和禅画在日本却得到了极大的认可和发扬。虽然日本在一段时期内欲对于传统文化进行革命,但是很快又融合西洋强调了本土审美。日本这种文化氛围和变革经验显然影响到了赴日留学的中国学生们,这些学习绘画的留学生,不乏当时画界的翘楚,回国后结合学习经验又深刻影响了当时中国美术演变的进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李维建关注了中国佛教在非洲的发展。他指出,佛教在非洲的发展,不但是中国大陆在经济发展之后文化辐射力增强的结果,也是东亚经济和文化辐射力增强的结果。中国化的佛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中国传统精神。中国佛教可以作为一个载体,向非洲介绍、传播中国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唐晓峰发表了题为《从佛耶对比视阈看基督教中国化的必要性——从赵紫宸<中国民族与基督教>谈起》的论文,他指出,《中国民族与基督教》写作于 1935 年国内政局动荡、内忧外患之际,此时赵紫宸神学也经历着由早期自由派神学向后期新正统派神学转变的过程中。该文首先直指中国国民性之若干优劣,然后分析各宗教在发扬国民性之优点、改变国民性之弊病中所作的努力及成败,以及基督教在中国其时所应进行的改变及发展路径。文中,赵紫宸认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给予了基督教诸多启示,这些启示可表现在文化认同、社会认同、人格典范、追本溯源、教义诠释、以艺传道等多个方面。
香港世界佛陀教育总会会长明一法师的发言指出,“一带一路”建设,使中国佛教的对外交往日益增多,佛教界的国际交流活动更加活跃。在开展佛教文化交流时,要注重提升对外交往能力和水平,促进对外交往活动规范化,创新交往模式,开拓交流渠道,起到桥梁作用。作为佛教界人士,我们要从中国佛教具体实际出发,弘扬中华文化,为世界和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作出贡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